臺灣和美國產檢差別
我們產檢次數,大家會感覺到說在晚期的話是不是變得越來越頻繁呢?對,因為我們變成說是每兩週一次,那當然會做一些例行性檢查,抽血、頸紋、梅毒、乙肝等,這些我們都會做。
那剛剛講到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胎動,那同時也要定期產檢,因為這個時候本來在懷孕就晚期了,所以我們就會每兩週定期都要再產檢一次,這是在臺灣的部分。
一般還在臺灣的時候呢,可以去多多給那個我們的婦產科照超音波,因為在美國他也不是每次照,不是說固定會去幫你照的這件事情。
臺灣的醫生他就是後期他其實有些醫院他幾乎都幫你照,甚至你是去比較私人的一些大型的婦產科診所,他也是幾乎是每次來你來回診的時候都會幫你照。
美國他其實是沒有每次產檢就去幫你照超音波這件事情,在末期時,我們已經能看到寶寶的那個心跳了,有時候醫生還讓你聽啊,砰砰砰砰那個心跳聲,聽到那種聲音我就覺得很安心。
等你前往美國的時候,可能你也放下一些事情跟工作了,那你這樣子就是每天就是要去,觀察自己,好好的跟寶寶講講話去,體會這個胎動我覺得是可以的。
其實這個時候真的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胎動,就算你前面產檢可能都非常的正常,然後到美國也很開心,你還是要去做這件事情,因為到後期非常重要的,所以呢我們是要去看一下自己的寶寶,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
我們能怎麼做
我們可以在一個平靜的時候,比如說你固定在吃飽晚飯後,坐在一個放鬆的沙發上面。那我們可以去體會一下寶寶有沒有在動。
那如果呢,你發現一整天寶寶都沒有動的話,這個就是很蠻嚴重的事情,我們一定要趕快到醫院檢查,有時候你自己沒有注意的話,真的會錯失那個黃金的救援期。那我們一天少於4次或12小時沒有胎動,或是你跟之前比因為平常你雖然走來走去在工作,確實會比較難去體會到寶寶的胎動,因為你自己也在忙,而且你自己也在走來走去。那所以我們一定要在一個平穩的狀態上去體會,就是固定一個時間好好的跟寶寶,這算是你們兩個之間的一個時間,那你們去體會一下看有沒有胎動。
那只要胎動明顯減少,我們就是要去醫院去給醫生直接做一個檢查。
那我們最少說飯後兩小時要超過10下,因為飯後其實我們有吃一點東西,有點能量。其實寶寶也會在吸收,也會在這個時候他也正在吸收營養跟能量,所以他那時候應該是會動的。
那這個時候如果你感覺到有超過10下,那就是沒有問題。不是說固定說一定是十下,因為每個寶寶他也個性都不一樣,他也不一定會動,所以只要說他與平你平常都會算嗎,平常你肯定可以算,你躺在這邊兩個小時休息的時候,到底是幾下,那跟你平常如果減少一半以上,那這當然就是有問題。
所以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估算值,就是大概是兩小時10下,那尤其是吃完東西后的話,那是沒有問題的。但是如果你感受到比如說一天少於4次,你這一天下來你有去感覺但是居然少於4次,這個就是有問題。
那平常就你測到說他可能這個8下好了,那這就是他平常只是動8下,我的意思是說不一定每一個寶寶都是10下,因為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一個狀況,那12小時就是等於說半天的時間是跟之前比少一半,所以我們必須要讓自己先測一下平常寶寶的胎動是多少,那當然你為什麼會知道這是正常?因為你還會去產檢嘛,寶寶也都好好的,也就是正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