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的育兒補助分為:
一、衛福部、教育部育兒津貼/ 托育補助
二、各縣市生育津貼 (2025 更新)
三、育嬰留職停薪津貼(育嬰假補助)
四、勞動部勞保/農保/國民年金生育給付
這麼多補助津貼,新手爸媽們應該如何申請、又有哪些可以申請呢?
例如……衛福部的育兒津貼/ 托育補助,這兩種補助即使是符合資格者,也只能在兩者之中擇一申請。
那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並申請呢?一起從衛福部補助開始來研究育兒津貼吧!
一、衛福部、教育部育兒津貼/ 托育補助
1.衛福部津貼
2.教育部津貼
3.各縣市加碼津貼
1.衛福部育兒津貼 / 托育補助:符合資格者可擇一申請。
①育兒津貼:
申請資格:0至5歲的幼兒未接受公共、準公共化托育服務,由家長自行照顧,或是就讀私立托嬰中心、非準公共保母、私立幼兒園,且未經政府公費安置收容之幼兒。
補助金額:第一胎5,000元→第2胎6,000元→第3胎7,000元。
②托育補助:
申請資格:0至未滿3歲之幼兒、沒有接受政府安置收容,且有送公共化托育、準公托、保母送托或與政府簽約之公設民營托嬰中心者。
補助金額:公共托育補助每月7,000元,準公共托育的補助每月1萬3,000元。
送至公共托育或準公共托育中心後申請托育補助,可請領的補助金額比申請育兒津貼要高。
2.教育部育兒津貼 / 就學補助:可在「2至未滿5歲」與「滿5歲至入國民小學前」兩個階段,兩者擇一申請。
①教育部育兒津貼:
申請資格:2歲至未滿5歲。
補助金額:第一胎5,000元→第2胎6,000元→第3胎7,000元。
②教育部就學補助:
申請資格:滿5歲至入國民小學前。
補助金額:就讀於公立、非營利或準公共幼兒園者,以設立「每月繳費上限」的方式補助;
就讀私立者則比照育兒津貼,第一胎5000元→第2胎6000元→第3胎7000元。
公立幼兒園 | 非營利幼兒園 | 準公共幼兒園 | |
第一胎 | 最多自付 1,000元 | 最多自付 2,000元 最多自付 | 最多自付 3,000元 最多自付 |
第二胎 | 免繳 | 最多自付 1,000元 最多自付 | 最多自付 2,000元 最多自付 |
第三胎以上 | 免繳 | 免繳 | 最多自付 1,000元 最多自付 |
私立幼兒園 | |
每胎 | 學費依照各幼兒園規定,可領育兒津貼與就學補助: 2~4歲育兒津貼5,000元/月 5~未滿6歲就學補助5,000元/月 |
公立幼兒園銜接小學,每月補助最高僅自付1000元!
3.各縣市津貼加碼托育補助
幼兒設籍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、台中市的家長,還可額外領取縣市加碼的托育補助!
申請資格普遍為:
①家中有0至未滿3歲幼兒。
②父母至少一方設籍在該市,且寶寶設籍於該縣市。
③父母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%的要求(各縣市規定不同)。
每一個縣市所提供的托育補助皆略有不同,您為寶寶設籍的縣市提供的補助有多少呢?
⑴台北市托育補助
①協力照顧補助:0~未滿3歲幼兒
送結訓、學歷保母:每月2,000元。
送證照保母、托嬰中心:每月3,000元。
②友善托育補助:0~未滿3歲幼兒
送準公共化保母及托嬰中心,每月補助5,000元,第二胎以上再補助2,000元。
送社區公共托育家園(小家園),每月補助4,000元,第二胎以上再補助2,000元。
送公辦民營托嬰中心(大公托),每月補助2,500元,第二胎以上再補助500元。
申請台北市友善托育補助/協力照顧補助,兒童父母均須設籍台北市。
總結:在台北市0~未滿3歲,選擇送準公共化保母及托嬰中心,每月可補助5000。
–
⑵新北市托育補助
①公共托育合作聯盟補助:未滿2足歲幼兒
送加入合作聯盟托育服務暨準公共化的保母補助2,000元/月。
送托合作聯盟暨準公共化托嬰中心補助3,000元/月。
總結:在新北市0~未滿2歲,選擇送合作聯盟暨準公共化托嬰中心,每月可補助3000。
–
⑶桃園市托育補助
①準公共化補助政策:未滿2歲幼兒
送托至準公共托育服務保母加領1,000元/月。
送托準公共化托嬰中心加領2,000元/月。
②桃園市特別照顧:2-3歲幼兒於轉銜幼兒園階段
送托至準公共托育服務保母則延長補助1,000元/月。
送托準公共化托嬰中心延長加領2,000元/月。
總結:0 ~3歲,送托準公共化托嬰中心,每月補助2000。
–
⑷台中市托育補助
①托育補助:0~未滿3歲幼兒
且父母綜合所得稅率未達20%,父或母其中一方設籍台中滿半年。
送托經政府通過調漲的準公共化托嬰中心,每名每個月補助1,400元。
②台中市特別照顧:5-6歲幼兒
送托準公共化保母,每名每個月補助3,000元。
總結:0 ~未滿3歲,送托準公共化托嬰中心,每月補助1400。 5~6歲送托準公共化保母,每月補助3000。
以上四個縣市相比,台北市送準公共化保母及托嬰中心每月補助5000,優於其他縣市!
二、各縣市生育津貼 (2025 更新)
每個縣市的補助皆有不同,大家一起看看您所在縣市的津貼有多少吧!
以下皆需父或母連續設籍、並在新生兒出生時依舊在該縣市有戶籍,且新生兒出生後在該縣市入籍登記,才可申請。
縣市 | 申請資格 | 補助金額 |
臺北市 | 設籍台北市10個月以上(期間併計北北基設籍期間)。 新生兒出生後60日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4萬 第二胎4萬5 第三胎以上5萬 |
新北市 | 設籍新北市10個月以上(期間併計基北北桃設籍期間)。 新生兒出生之次日起1年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3萬 第二胎4萬 第三胎(含)以上每胎5萬 |
基隆市 | 設籍在基隆市滿1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次日起60日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2萬 雙胞胎4萬 |
宜蘭縣 | 設籍在宜蘭縣達1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日起算後3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1萬8 雙胞胎依新生兒人數個別補助 產檢交通費:每人每胎次補助新臺幣2千元。 |
桃園市 | 連續設籍在桃園市達1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次日起6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3萬元 第二胎4萬元 第三胎以上5萬元 多胞胎則另加碼補助,每名加1萬元。 |
新竹市 | 連續設籍在新竹市滿1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後6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補助3萬元 雙胞胎補助6萬元 三胞胎以上或第二次以上雙胞胎補助10萬元。 |
新竹縣 | 設籍並繼續居住新竹縣滿1年以上。 新生兒年齡不超過一足歲前可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1萬 第二胎2萬 第三胎以上5萬 雙胞胎3萬 三胞胎以上10萬 |
苗栗縣 | 設籍在苗栗縣達1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2萬 |
臺中市 | 設籍在臺中市滿180天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次日起6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單胎2萬 雙胞胎以上每胎2萬 |
彰化縣 | 設籍並實際居住彰化縣滿1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3萬 |
南投縣 | 設籍並連續居住南投縣滿10個月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後60日內出申請。 | 第一胎1萬 第二胎1萬5 第三胎2萬 第四胎5萬 第五胎以上10萬 |
雲林縣 | 設籍並居住雲林縣8個月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後6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前三胎3萬 第四胎起10萬 月子補助:每胎3萬 |
嘉義市 | 設籍嘉義市6個月以上。 國內出生之新生兒於出生後3個月內;國外出生之新生兒於出生後1年內。 | 每胎3萬 |
嘉義縣 | 設籍嘉義縣6個月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次日起3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1萬2 第二胎2萬4 第三胎3萬6 第四胎10萬 雙胞胎以上者,補助費比例增給 |
臺南市 | 設籍臺南市6個月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後180日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、二胎2萬 第三、四胎3萬 第五胎以上5萬 |
高雄市 | 設籍並實際居住高雄市滿1年。 新生兒出生之日起1年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3萬 |
屏東縣 | 實際居住屏東縣滿1年,持續設籍未遷出。 出生之次日起6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2萬 第二胎以上3萬 |
花蓮縣 | 設籍花蓮縣達1年以上,居住期間不得中途遷出。 新生兒出生後60日內提出申請。 | 每胎2萬 雙胞胎或多胞胎,以新生兒數為補助單位 |
臺東縣 | 設籍臺東縣持續6個月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後60日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4萬 第二胎4萬5 第三胎以上5萬 |
金門縣 | 在金門縣設籍6個月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日起8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單胎2萬 雙胞胎6萬 三胞胎以上每位4萬 |
澎湖縣 | 設籍澎湖縣達2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4萬 第二胎6萬 第三胎以上8萬 |
連江縣 | 在連江縣設籍需滿1年以上且累計2年以上。 新生兒出生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申請。 | 第一胎2萬 第二胎5萬 第三胎以上8萬 |
常見問題:
Q:生育補助父母不同縣市或是生育補助父母不同戶籍該怎麼辦?
A:父母在不同的縣市設籍的時間符合請領的規定,就可以從優選擇較高生育補助的縣市申請。
Q:連續設籍是什麼意思?
A:例如您在桃園市設籍,且中途未將戶籍搬遷至其他縣市,則為連續設籍。
臺北市要求較特別,其要求的連續10個月以上設籍於臺北市或新北市、基隆市,意思是父母戶籍可中途改為新北市或基隆市,但最後父母其中一方必須設籍在臺北市,且相加後滿足連續10個月以上,才可在新生兒入籍時滿足臺北市申請生育津貼的要求。
Q:生育給付和生育補助一樣嗎?
A:生育給付是由勞工局核發,而生育補助是由各縣市政府發放。
若媽媽在生產前280天有投保勞工保險,生產後可向勞保局申請勞保生育給付。
生育給付為前6個月平均薪資60日薪,雙胞胎則依比例增給。
點此進入>>線上生育給付勞保申辦
三、育嬰留職停薪津貼(育嬰假補助)
只要有申請停薪津貼,即可同時享有薪資補助,不須再另外申請。
申請資格:只要符合以下3個條件,不論爸爸或是媽媽都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。
①就業保險年資滿一年以上。
②寶寶未滿3歲。
③先向雇主申請育嬰留停(育嬰假)後,才可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在育嬰留停期間有受訓、另外兼差、領取其他工作收入或是回到公司工作一天或數天,是不可以繼續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!
補助金額:金額以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60%計算,並於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按月給付,最長可領6個月。
自2021年7月1日起,除原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外,會再發給20%的「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」,合計後可獲得平均月投保薪資80%金額,也就是八成薪。
四、寶寶生育給付申請有哪些?
最後所列出的是勞動部勞保/農保/國民年金生育給付,無論是勞保還是國保生育給付都只有媽媽可以申請。
若媽媽同時符合兩者的請領資格也只能擇一申請,快來查看您符合哪一種請領資格吧!
1.生育給付申請身分
媽媽:勞保 | 媽媽:國保 | 媽媽:農保 | |
爸爸:勞保 | 由媽媽申請勞保生育給付 | 由媽媽申請國保生育給付 | 由媽媽申請農保生育給付 |
爸爸:國保 | 由媽媽申請勞保生育給付 | 由媽媽申請國保生育給付 | 由媽媽申請農保生育給付 |
爸爸:農保 | 媽媽申請勞保生育給付 + 爸爸申請農保生育給付 | 媽媽申請國保生育給付 或 爸爸申請農保生育給付 | 媽媽申請農保生育給付 或 爸爸申請農保生育給付 |
Q:爸爸和媽媽都是勞保,誰可以申請?
A:只有媽媽可以申請。
Q:爸爸是勞保/國保、媽媽是勞保/國保/農保,誰可以申請?
A:只有媽媽可以申請。
Q:爸爸是農保、媽媽是勞保,誰可以申請?
A:兩人皆可申請。
Q:爸爸是農保、媽媽是國保/農保,誰可以申請?
A:爸爸或媽媽一人進行申請。
2.生育給付比較
給付金額 (退保後生產者為退保當月) | 請領資格 | |
勞保 | 被保險人生產或早產當月起,以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,一次給與勞保生育給付2個月。 | 參加勞保滿280日後,或是181日後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,可申請勞保生育給付。 |
公保 | 被保險人生產或早產當月起,以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,一次給與公保生育給付2個月。 | 參加公保滿280日後,或是181日後早產的女性被保險人,可申請公保生育給付。 |
國保 | 被保險人生產或早產當月的投保金額,一次給與國保生育給付2個月。 | 僅女性被保險人可申請國保生育給付。 |
農保 | 被保險人生產或早產當月的投保金額,一次給與農保生育給付2個月。 | 男性、女性被保險人都可以申請農保生育給付。 |
Q:女性被保險人在符合請領資格時,關於勞保/公保/國保/農保可以申請幾種生育給付?
A:僅能擇一申請。
Q:有哪種生育給付是男性被保險人符合請領資格時可申請的?
A:僅有農保生育給付是男性可申請的。
點此進入>>勞保局生育給付試算
感謝各位爸爸媽媽們看完本篇的寶寶育兒補助解謎內容,若您們戶籍地所在縣市不同,那就可以擇優選擇囉!